去年11月份以來,重慶國資國企先后發布了兩百多個“四鏈”融合項目。5月27日,在重慶“深化國資國企改革,加快打造一流現代企業”新聞發布會上,重慶機電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趙自成介紹了該集團在深化科技創新推進“四鏈”融合方面所做的探索以及取得成效。
趙自成介紹,重慶機電集團將改革勢能轉化為發展動能,圍繞“33618”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和“416”科技創新布局,縱深推進“四鏈”融合,累計有43個科技創新項目入選市屬國企“四鏈”融合項目,主要有三方面創新實踐。
其一,是優化創新體系,提升創新效能。圍繞高端裝備、軍工及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、交通裝備及核心零部件、特色輕工四個業務板塊,依托重慶水泵等9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、機床集團等10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登康口腔國家工業設計中心、歐洲創新中心、10個國家認可CNAS實驗室以及28個企業設計研發中心等高能級科創平臺,聯合科研院所開展協同創新,統籌全集團創新資源,建立了“集團研究院+產業工程中心+企業技術中心”的三級創新體系。
其二,是突出技術創新,引領產業創新。圍繞國家和全市重大戰略需求,聚焦關鍵核心技術,結合企業所能延鏈補鏈,集團2024年研發投入6.25億元,同比增長14.8%,每萬人有效專利數2600件,每萬人發明專利數560件。通過集聚研發要素,合作新開發生物質航油系統成套裝備、超大型風電葉片、風光制氫合成氨用制冷壓縮機等10余項平臺級新產品,實現新增訂貨近10億元。集團有42項產品或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或世界一流水平,34項新產品納入重慶首臺(套)重大技術裝備,新產品產值率達到53%。
其三,是引才聚才育才,推進人才強企。首先是以平臺聚人,以項目引人,建立技術帶頭人、首席工程師、首席技師等評選機制,每兩年舉辦一次科技大會,設立500萬元創新資金,激勵技術骨干發揮帶頭作用。同時,實施科技人才隊伍“提質增量”行動,大力推進創新型高層次人才培養,擁有國家卓越工程師1人、海外頂尖專家1人、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0人、高級職稱787人、中級職稱1101人,人才發展指數在市屬國有工業企業中排名第一。此外,圍繞新材料、汽車電子、特色輕工、高端裝備等領域,正在引育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人以上,為打造一流國企、打造標志性創新綜合體提供人才支撐。
趙自成介紹,2025-2027年,重慶機電集團規劃投入30億元,在工業母機國產替代、第四代核電主泵關鍵技術研究、新一代國防裝備與智能裝備研發等方面,加大創新投入,以創新鏈帶動產業鏈和人才集聚,以不斷的技術創新引領集團未來高質量發展。
重慶機電控股(集團)公司
地址:重慶市兩江新區黃山大道中段60號 郵編:401123 電話:023-63075670 傳真:023-63075679 郵箱:office@cme-cq.com
2014-2015 ? 重慶機電控股(集團)公司 版權所有 渝ICP備12001980號-1
渝公網安備 50019002502284號
技術支持:中國政企網